首页>>投稿

诛九族最多杀多少人?

  • 投稿
  • 卓健盛
  • 2023-12-05 03:22:03
  • 2

今天宠物迷的小编给各位宠物饲养爱好者分享夷三族要杀多少人的宠物知识,其中也会对诛九族最多杀多少人?(诛九族多吗)进行专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宠物相关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哦,现在我们开始吧!

诛九族最多杀多少人?

诛九族最多杀多少人?

古代九族应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1、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一家、出嫁的姐妹及外甥一家、出嫁的女儿及外孙一家。

2、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一家。

3、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

诛九族就是把本家的九族所有人、本家的亲家的七族、或者是九族的所有人,以及三姻亲的五族或者是三族的所有人,都处死。然后是把所有九族以内的血亲及其配偶处死。

历史上被诛九族的人有方孝孺,方孝孺被诛了十族,其中就包括九族。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

方孝孺自幼聪明好学、机警敏捷,长大后拜大儒宋濂为师,为同辈人所推崇。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死,惠帝即位后,即遵照太祖遗训,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先后让他出任翰林侍讲及翰林学士。

燕王朱棣誓师“靖难”,挥军南下京师。惠帝亦派兵北伐,当时讨伐燕王的诏书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燕王进京后,文武百官多见风转舵,投降燕王。方孝孺拒不投降,结果被捕下狱。

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灭十族,共计873人。 方孝孺强忍悲痛,始终不屈。被施以凌迟杀害于江苏南京聚宝门外,时年四十六岁。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韩信被灭族多少人?

韩信夷三族杀了起码二三百人吧。最起码他的妻妾的父母兄弟姐妹都得死啊!还有韩信的下人。这就是刘邦对待有功之臣的残忍,真的是小人得志啊!

刘邦是个很虚伪的家伙。刘邦怕韩信他们家族起来反他刘氏的江山,所以杀了韩信家的三族的人。

诛三父等而夷三族夷的意思?

诛三父等,而夷三族,这句话中夷的意思是:灭掉,杀尽。诛杀了三父等人,然后灭掉了他们的三辈族人。这句话出自汉代司马迁的《史记·秦本纪第五》一文,原文如下:三年,诛三父等而夷三族,以其杀出子也。 郑高渠眯杀其君昭公。

十年,伐邽、冀戎,初县之。十一年,初县杜、郑。灭小虢。

夷三族和诛三族有什么区别?

诛九族和夷三族的区别

首先就是范围不同,夷三族的范围要比诛九族的范围大,因为三族包括父族、母族和妻族三个家族,而诛九族只是父族中的九组,不会牵连到妻族和母族,

其次就是适用朝代不同,夷三族多见于秦汉时期,到了后面的朝代,基本上就是诛九族了,而且诛九族在历史上并没有特别多的记载,甚至有人认为是后人杜撰,不过这些都是后人猜测,没有任何依据。

夷三族灭九族区别?

夷三族:是指以犯人为中心,上至父母,下至子女。

灭九族:是以犯人为中心,上自高父母、下至玄孙。

还有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九族一说的出现,与古代社会的刑法制度有很大关系。古代农耕社会家族关系紧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人犯法,尤其是犯**,往往要被灭“九族”,即“株连九族”。随着时代的变迁,“九族”之意有了很大变化,其亲属关系已经淡薄,九族变成了有亲属的一切人的泛称。

夷三族包括小孩吗?

夷三族包括小孩在内。铲草除根,既保证了小孩长大后不会成为叛乱分子,撼动皇权。又能体现出皇权的权威性,让人不敢侵犯。

夷三族指的是杀掉犯人的三族的所有人,三族指的父族,母族,妻族,父族指的是从犯人的爷爷开始杀,包括爷爷奶奶,以及他们生下的儿女,儿子生下的儿女,孙子生下儿女等等,不管多少代,出嫁的不杀,娶进来的一样要杀。

刘裕杀了司马氏多少人?

刘裕杀了司马家全族

司马家有此结局不过也是天道轮回,因果报应。

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夺去曹氏兵权,司马懿为了消除后患,几乎将曹氏一族的精英子弟诛杀殆尽。曹羲、 曹爽、 曹训以及外戚何晏等人都被诛杀,夷三族。 后又废杀曹氏两位皇帝,司马家此举可谓是惨无人道。

公元266年2月8日,司马昭长子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皇位,改元泰始,定国号为晋。魏蜀吴互相争斗了数十年,司马家倒成了最后的**。

奈何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司马家夺取了曹家的江山,诛杀了曹氏子孙,最后自己的江山又被刘裕所夺取,还被刘裕诛杀了全族,这或许就是因果报应吧。

本文由宠物迷 投稿栏目发布,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诛九族最多杀多少人?

标签:宠物爱好